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院 > 法学院 > 正文内容

王志远教授---吉林大学法学院

2020-12-28 16:42:00法学院1
 一、简况
姓名:王志远
性别:男
出生年月日:1977.03.12
党派:中共党员
职称:教授
最后学位:法学博士
学历:本科:兰州大学法学院(1999)
硕士研究生:吉林大学法学院(2002)
博士研究生:吉林大学法学院(2005)
专业:刑法学
主要专业研究方向:中国刑法学、比较刑法学
学术兼职: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理事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院客座研究员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特邀策划人
二、刑法学读书会
自2009年9月以来,本人组织了“刑法学读书会”,每月2次(即使本人在国外访学期间也未中断)。该“读书会”由三个部分组成:
(1)“问题与分享”,旨在让学生相互分享各自在具体知识点上的疑问,以期促进刑法学基础知识的掌握;
(2)“前沿问题”,旨在通过对有社会影响或者有理论价值的刑事案件的法律适用探讨,锤炼学生运用法律解决具体实践问题的能力;
(3)“反思与提升”,则是要在掌握刑法基础知识和具备了一定的运用法律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锤炼学生对于理论和制度的反思和完善能力。
到目前,该“读书会”已经实现了常态化,且参加活动的学生范围也已经扩展到本人指导的学生甚至刑法学研究生之外的较大范围。
三、主要研究领域
本人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包括:(1)对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的反思;(2)对我国犯罪既遂形态理论的反思;(3)对于我国共犯制度设计模式的反思;(4)对于我国单位犯罪设计模式的反思;(5)对于我国违法未成年人制裁矫治机制的反思。
在“犯罪构成理论体系”问题上,本人的基本立场是:我国传统平面四元体系是实证主义法学时代“形式逻辑”定罪思维的产物,而随着法学研究的进步,“辩证逻辑思维”被认为是定罪思维之本质。辩证思维要求犯罪构成理论体系实现从“平面化”到“立体化”的转变,即实现“形式”与“实质”的立体融合。在立体化的犯罪构成理论体系之下,传统的平面四元体系仍然可以发挥法条解释工具的作用。应该说,妥当的定罪思维方法对于实践中的公正定罪所起到的引导作用是巨大的。截止到目前,我已经在这个方向上出版专著《犯罪成立理论原理》(2005)1部,合著《犯罪构成的解构与结构》(2010)1部,发表论文10余篇,作为第一参加人参与完成教育部项目1项,正在主持进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本人已发表的论文中有多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在共犯制度模式问题上,本人的立场可以这样概括:我国的共犯制度模式可以被概括为“以主体间共犯关系为核心范畴的区分制共犯制度模式”:以“共同犯罪关系”作为统括式参与犯处罚条件;以“主从关系”作为参与犯处罚原则。这种共犯制度模式在实践中存在逻辑上和刑事政策上的双重困境。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实现我国共犯制度从“主体间”到“单方化”的转变。所谓单方化,即单纯地从参与行为的自身特点出发来设计其处罚条件和处罚原则。我的上述见解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目前已经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在这个领域,本人已完成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1项,出版专著《共犯制度的根基与拓展》(2011)1部,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有多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对于我国违法未成年人制裁矫治机制的反思,本人的基本立场是:由于过分重视“教育”理念及其效果,我国未成年人制裁矫正机制面临失效的危险,应当实现从片面的“教育”理念到“惩罚”理念的回归。目前,本人已发表论文2篇,调研报告1项,其中1篇论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学术卡片”转载,完成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1项,主持进行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
犯罪既遂形态理论的反思工作一直在进行当中,目前为止发表相关论文2篇。本人的设想是:作为既遂形态加以理解的举动犯,行为犯,危险犯,结果犯等概念,应当摆脱目前的“犯罪既遂”意义,而在“犯罪成立”意义上加以理解和运用。这种转变对于司法实践中的刑罚裁量公正将起到基底性的作用。在单位犯罪制度设计模式问题上,我的工作也处于准备阶段,到目前发表相关论文3篇。本人的设想是:我国现行单位犯罪的“类人化”设定模式应当转变为“归咎责任模式”。在本人看来,单位犯罪的“归咎责任”立法模式将有助于解决目前我国单位犯罪制度实践中面临的各种困境。这两个研究方向是本人下一步研究工作的重点。
除此之外,本人于2010年9月到2011年9月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院进行了为期1年的访学。在此期间,我对“如何消除社群对刑事法律体系运行结果的质疑,树立刑事法律体系公信力”这一课题进行了比较和借鉴性的研究。共翻译相关的权威论文10篇,组织国际会议1次,邀请美国著名刑法学者访问并作报告2次。在此基础上,我将开展题为“建构具有道德可信赖性的刑法:以‘大众正义直观’的社会心理学实验为基本路径”的课题研究工作。目前,已经形成了由中美刑法学者、社会心理学专家和统计学专家为核心成员,辅以10名在校研究生的研究团队,相关的研究工作将尽快启动。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www.kaoyantv.com/yanjiushengyuan/fxy/10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