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院 > 正文内容

土族专业考研改什么专业好(土族的民族)

2023-02-26 06:12:17研究生院1

土族的民族

土族人口十多万人,主要分布青海省海东市,为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土族是由当时的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的土谷红国被灭后开成的民族。

土族的民族代码

代码如下: 56个民族: 壮族、藏族、裕固族、彝族、瑶族、锡伯族、乌孜别克族、维吾尔族、佤族、土家族、土族、塔塔尔族、塔吉克族、水族、畲族、撒拉族、羌族、普米族、怒族、纳西族、仫佬族、苗族、蒙古族、门巴族、毛南族、满族、珞巴族。 僳僳族、黎族、拉祜族、柯尔克孜族、景颇族、京族、基诺族、回族、赫哲族、哈萨克族、哈尼族、仡佬族、高山族、鄂温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独龙族、东乡族、侗族、德昂族、傣族、达斡尔族、朝鲜族、布依族、保安族、布朗族、白族、阿昌族、汉族 。

土族的民族信仰

中国56个民族分类

在中国法定的民族有56个,那么这56个民族之间有哪些不同?有哪些联系?哪些民族之间存在亲缘关系呢?今天就给这些民族归归类,归类的依据主要有三个:1.按照民族的起源。2.按照语言的归属。3.按照本民族自身的民族认同。

中国的民族可分属以下9个族系:

汉藏族、百越族、百濮族、三苗族、南岛族、阿尔泰族、印欧族、以及回族和朝鲜族。

汉藏族系

汉藏族系有以上18个民族,这些民族的语言相近,都属汉藏语系。民族的起源多与古羌族有渊源,例如,彝族是古羌人在南下过程中和西南土著部落长期融合而形成的民族。普米族、纳西族和拉祜族都是古代羌族的一支。汉族和藏族的民族形成都与古羌人密不可分,汉藏同源说已经得到世界的公认。据中国古书记载炎帝是羌人,大禹也是羌人,大禹是黄帝的玄孙,那么黄帝也应该是羌人了。

百越族系

根据考古学的证据,距今7000年的浙江“河姆渡文化”就是古越族所创造出来的文化。百越分布在我国东南部和南部,直至越南北部的广大地区。古越文化与华夏文化有很大差异,百越语为黏著型,不同於汉语的单音成义,由于长期与汉藏系民族共处,现在百越系民族的语言都属汉藏语系。春秋战国时期,越族曾在今江浙一带建立强大的越国,就是“勾践”的那个越国。壮族和布依族等民族自称僚人,京族和越南的主体民族是同一个民族,由于长期和南亚民族交往,在语言上和其他百越系民族差异很大。

百濮族系

百濮民族有佤族、德昂族和布朗族,百濮的称谓也源自中国古书记载,百濮是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的先祖。

三苗族系

三苗即今天的苗、瑶、畲、等族先民。名称源于古书的“九黎”“三苗”的记载,蚩尤为九黎首领,是苗人的祖先。瑶族源出太昊伏羲氏,畲族以少昊为始祖,三苗共奉的盘瓠,这充分说明了三苗族与华夏族的渊源关系。蚩尤和炎黄并列,合称为“中华三祖”。

南岛族系

南岛系民族有黎族和高山族,这两个民族有共同的祖先,和印度尼西亚诸岛屿的民族有渊源。

阿尔泰族系

阿尔泰族系根据他们的语言所属,可分为突厥、蒙古和通古斯三个族系。

撒拉族是古代西突厥乌古斯部撒鲁尔人的后裔。 裕固族分讲三种语言,西部裕固语,属突厥语族;东部裕固语,属蒙古语族,还有是汉语。裕固族信仰喇嘛教。他们与图瓦人都是突厥人。 东乡族源于中亚撒尔塔人,信伊斯兰教,由六种色目人发展出来。东乡族人讲东乡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保安族信仰伊斯兰教,族源是来自中亚的色目人。保安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土族族名源于部分土族人自称“土昆”、“蒙古尔”,蒙古族称土族为“白韃靼”,藏族称其为“霍尔”,土族是吐谷浑的遗民。土族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土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

阿尔泰系民族分布在西北和东北的广大地区,阿尔泰系民族的语言、文化和南方民族差异很大。

印欧族系

印欧系民族只有塔吉克族和俄罗斯族,塔吉克语属于伊朗语族,和伊朗人有渊源。

俄罗斯族就是俄罗斯人的后裔,也包括部分中国人和俄罗斯人所生的后代。

其他族系

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分布最广的民族,通用汉语,回族族源主要是古代阿拉伯人和中国当地人通婚,逐步形成的新的民族,回族信仰伊斯兰教。

朝鲜族和现在的朝鲜、韩国人是同一个民族,其族源一般列为秽貊-扶余系,有朝鲜和韩国学者认为朝鲜族源于“东夷”,因缺乏证据而不被中日学者承认。朝鲜语属于黏着语,语法结构和突厥、蒙古、通古斯语类似,七哥认为朝鲜语和日语都属于阿尔泰语系。

土族的民族节日

一、饮食

一般土族家庭日常主食以青稞为主,小麦次之。土族的蔬菜较少,主要有萝卜、白菜、葱、蒜、莴笋等10余种。他们平日多吃酸菜,辅以肉食,爱饮奶茶,吃酥油炒面。

每逢喜庆节日,土族人民必做各种花样的油炸食品和手抓大肉(猪肉)、手抓羊肉。土族人民十分注重饮食卫生,用饭时每人都有固定的碗筷。土族喜欢饮酒,酒在土族的饮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并形成特有的酒文化。

二、服饰

传统的男子服装,头戴织锦镶边的毡帽,内穿绣花高领斜襟白短褂,胸前镶一块彩色刺绣图案,外套黑、蓝或紫色坎肩,或穿镶着宽边的长袍,腰系绣花带,脚穿白布袜和云纹绣花布鞋。此外,土族男子还习惯在领口、襟边、袖口和下摆上镶四寸宽的红或黑色的边饰。

妇女的衣服更加艳丽,她们头上戴着彩色的圆形织锦绒毡帽,耳朵上戴着长长的银饰,身穿小领斜襟长袍,在长袍的外面套着紫红色的坎肩,腰上系着又宽又长的彩色腰带,彩带两头都有精美的刺绣,上面挂着镶有彩色图案的荷包、针扎、铜铃等装饰品,下穿裙子和长裤,足蹬彩云绣花长筒鞋。

三、礼仪

土族人民有重礼仪的传统,尤其尊敬长者,如路遇相识的老人,要下马问候。土族民间有“客来了,福来了”的说法。有客人来访,他们首先请客人在铺有大红羊毛毡的炕上坐定,然后敬一杯加青盐的浓茯茶,再端上西瓜般大小的“孔锅馍”。

招待贵客时,桌上摆一个“西买日”(即插着酥油花的炒面盒),端上木盘大的肥肉块,上插一把五寸刀子,酒壶上系一撮白羊毛,以表示吉祥如意,土族认为这是对贵宾最尊敬的招待。喝酒时,主人先向客人敬酒三杯,叫做“上马三杯酒”。不能喝酒的人,用中指蘸三滴,对空弹三下即可免喝。

土族的民族特产是什么

纳顿节。

青海省为祛病消灾等表演的庙会。

纳顿是青海省民和县三川地区土族人民为祛病消灾、驱邪纳吉、祈福祈愿、酬神还愿而进行傩舞(会首舞)和傩戏(面具舞)表演的庙会。

每年农历七月十二日至九月十五日,三川及其周边地区以土族为主体、少部分藏族和汉族民众参与的以二郎神及其他神灵为祭拜对象的庆典仪式,被土族人称为“纳顿”节,被藏族、汉族人称为“七月会”。在节庆仪式中,土族人以表演“会手舞”、“庄稼其”、“五将”、“三将”、“关王”、“五官”、“杀虎将”等折子,藏族、汉族人以向神灵献祭,来实现凡俗与神圣的沟通,达到酬神祈福的目的。“纳顿”节形成了“一庙一会”或“两庙一会”的组织形式与水排轮值制度。“纳顿”节调适着乡民生活节律,维系着乡土社会秩序。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